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的目的:

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是对客户风险属性与行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机制。在以客户风险承受力为分级的前提下,对客户的投资习性、决策偏好加以调查与研究,以探求每个不同客户的最具偏好的针对性需求,从而令券商更具有针对性配置通道、资讯、产品三大服务资源。

同时,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又是适当性服务客户分析行为量化的三大重要指标之一,是在风险层面,细化了解的客户属性,它为服务资源的匹配积累风险类型匹配层面的基础储备。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既符合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又是适当性服务的前提之一,特别是对不同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的针对性匹配有重要意义。

风险承受能力分类标准:

保守型:风险承受能力——低。

稳健型:风险承受能力——中等。

积极型: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偏高。

进取型:风险承受能力——高。

风险承受能力评测的原理:

通过券商的客户CRM数据、客户操作记录的留痕数据以及通过风险类型问卷调查测试客户的风险承受状况,将这三类数据进行有机整合,根据不同的风险要素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加权计算后得到不同的类型。整个流程就是一套数据建模的过程,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化调取数据计算的方式完成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分析。

风险承受能力分类的数据来源与指标:

基础信息:投资者开户时所填写的客户基本资料。

交易信息:投资者在实际操作时的交易信息;动态变化,二次加工。

调查信息:调查得到的关于投资者的各类针对性信息。

投资品种信息:这是供给资源的风险评估,是与客户风险承受力相配置的。

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方法:

方法一,采取分级方法,设立4个级别的风险承受能力,设置对应的多元要素与权重相结合的,可分为风险承受能力低、风险承受能力中、风险承受能力偏高、风险承受能力高。

方法二,采取分类的方法,依据分位数确定区间界限,以分别对应4个风险级别。如10%投资者设定在“极低”,20%设定在“低”,40%设定在“中等偏高”,30%设定在“高”。

金融机构要做的事,除了配置对应的服务资源与提示外,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产品的针对性营销,找准最能接受特定投资产品与特定人群的最大化。

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存在相对局限性,因此需要动态修订。而且所需数据在尽可能完整,时间跨度越长越相对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