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客户分级的主攻目标在哪里?
从去年底至今,我调研了32家券商总部的经纪业务部门,最大的感受是,目前部分券商,特别是沿海一带的券商,在客户服务这一块,已经由普通服务,提升到客户分级服务管理。大概的讲,就是券商将旗下客户,依据某种标准(一般为资金量和贡献度)进行划分,并针对性提供不同服务项目,以期提升客户满意度,达到提高客户忠诚度为目的,并力争以此避免低层次佣金战。博览财经对此非常赞同,并于去年底顺应“客户分级管理理念”推出了相应的资讯定制库/数据库,取得了券业内相当的认可。
客户分级服务管理理念,较之前的券业粗放式、大锅烩式的客户服务,当然是要先进得多。但我想谈及的,是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二八”还是“长尾”?
在调研券商经纪业务部时,我常听到一种说法是,“我们只关注大客户,至于中小散户,不是我们服务的重点”——我相信这种观点在券业颇有市场。但我对此并不认同。
所谓的“大客户”,是指资金量大的客户。传统认为,此部分客户人数少,资金量大,一旦形成交易则交易量颇大,券商佣金收入也高。从客户的构成上来,属于“金字塔”顶端的典型群体。按照传统管理学原理,非常适合“二八”理论。所以,针对性的重点服务于此类客户,不仅“合情”也“合理”。
问题是,这部分客户真的是值得券商有限服务资源唯一的选择吗?(以下分析未纳入保证金利差收益对经纪业务的贡献)
从我们对客户近五年的交易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此部分客户未必会有频繁交易。一方面是,由于账户资金量大,投资态度比较谨慎;另一方面,其中相当部分的客户,更在意中长期的收益状况,愿意承担短期亏损,交易行为不像中小散户。在加上此类客户由于资金量大,往往能获得券商给予的交易费用优惠。如此一来,此部分客户在佣金方面能做出的整体贡献,就值得商榷了。我们从某券商所做的客户资产及贡献度分析中,也能发现这一点:
客户资产及贡献分析(2009年上半年数据)
资产规模 | 客户人数占比 | 资产总量占比 | 佣金贡献占比 |
---|---|---|---|
20万 | 85% | 15% | 45% |
20~500万 | 14% | 40% | 45% |
>500万 | <1% | 45% | 10% |
上表数据显示,该券商客户群体中,尽管从客户数量与佣金贡献对比来看,大于500万的高端客户,以小于1%的数量,贡献了10%的佣金,其单个佣金贡献度相当高;但从资产占比与佣金的关系来看,高端客户以高达45%的资产占比,仅创造了10%的佣金贡献;而资产500万以下的客户群体,以55%的资产占比,创造了90%的佣金贡献。由此可见,仅以资产(账户资金量)为标准,来决定券商服务资源的投入方向,将导致券商的投入无法转换成对等的“产出”。也就说,传统理论中的“二八”关系,在此明显不适用。“只关注大客户、无视中小散户”的做法,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资产分档 | 年无交易 | 年换手低于一次 | 年换手超过5次 | 交易量来网上交易 |
---|---|---|---|---|
20万 | 48% | 58% | 26% | 7.7% |
20~500万 | 8% | 21% | 55%以上 | 75%以上 |
>500万 | 2% | 6.1% | 47%以上 | 53% |
另外,上表中还有一组数据值得我们重视。资产小于20万的客户群体,其人数众多(85%),资产总量占比也是最小的(15%),却创造了45%的佣金贡献,但正因人数众多,对券商服务资源的供给能力与成本相对也是最高的。
而20~500万资产总量占比达40%的中高端用户,其佣金贡献(45%)远高于资产量大于500万的高端用户(10%),不仅贡献度最高,客户群体人数只占14%,对券商服务资源的供给能力与成本,是性价比最高的客户群体。现实中,却往往是被券商服务所忽略的群体!
怎样实现“长尾”?
客户分级 | 服务原则 | 配置人员 | 服务方式 | 服务路径 | 服务频率 |
---|---|---|---|---|---|
高端 | 按需定制 | 研究员级专业人员 | PPT讲解、特定报告书 | 拜访 | 不定期(趋势拐点级) |
中端 | 精选+优先+推送 | 分析师级客户经理 | 服务平台的资讯精选与定制内容 | 网络平台自助与主动推送服务 | 定期讲座与系列培训服务 |
低端 | 自助+自主 | 经纪人级客户经理 | 服务平台各项服务按权限自选 | 网络平台自助系统 | 不定期讲座 |
从上图中我们更清晰的发现,中低端客户才是券商需要花大力气提供服务的用户群体——其创造了90%的佣金贡献,特别是其中的低端客户。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服务覆盖传统的中低端客户?
从数据上来,尽管小于20万的群体贡献度很高,但其数量占比达到了85%。假设该券商的客户有500万,则该客户群体的数量就有425万,加上中端客户群体,数量将达到495万。如此庞大的客户数量,以券商有限的服务人力,完全覆盖很难,更不说一对一的针对服务了。而且从成本考虑,对如此庞大的群体,进行完全以人力为主的服务,也是不现实的。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以IT技术为平台,以资讯服务为突破口,以券商内部人员分工协作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分级与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我们认为,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采用证券网上交易客户占比高达80%以上的今天,利用网络和先进的IT技术,才是将券商服务半径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此其一;
其次,要做到差异化服务,首重以资讯服务为突破口,先行解决每个客户对资讯的不同需求。现实的情况是,高端客户因券商提供一大堆资讯产品而烦不胜烦;而低端客户因为得不到券商的资讯服务而自己到处苦苦搜寻。解决好资讯服务,就能解决每个客户的实际问题,使客户对于券商服务的感受大大增强。作为券商,如何既满足每个投资者的资讯需求,又使其感觉不受打扰,不被资讯淹没,将是决定券商服务效果的根本。(这方面调研报告及解决方案,详见《资讯分级与行情“零距离解决方案”》一文)
当然,做到“有效服务”难度不小:由于不同客户群体的资产量不同、投资经验不同等,对资讯的需求又有所不同。甚至即使是同一群体的客户,由于投资行为和偏好不同,对资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方面调研报告及解决方案,详见《客户投资行为分析与服务资源配置解决方案》一文)